找到相关内容31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“青少年教育”的看法

    问题;如果自己做的好,人家自然会感受到你好。  《遗教》说:“惭耻之服,无上庄严。”一个人要有惭愧心、羞耻心,经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,是不是不够慈悲、不够容忍,才能增进道德。  世间上最可怕的是...日后成为香港首富;台湾统一企业集团荣誉董事长吴修齐先生,凭著勤俭奋发的精神,打造衣食住行的企业传奇,都是白手起家的例子。    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762508.html
  • 佛教对“人生命运”的看法

    是自己的行为。佛祖只是像老师一样的教导我们,但是教导出来的人,有的以师志为己志,有的与师道相悖离,这就不是老师的责任了。如《遗教》说:“我如善导,导人善路,汝若不行,过不在导;我如良医,应病与药,...。  佛陀在《遗教》里告诉弟子:“占相吉凶、仰观星宿、推步盈虚、历数算计,皆所不应。”《大智度论》卷三也提到:“有出家人以观星宿、日月风雨、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,是名仰口食。”可见佛教不但不主张看风水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262512.html
  • 佛教对“身心疾病”的看法

    ,当然就能“降伏其心”,如《华严经》说:“驾一智箭,破众魔军;挥一慧刀,斩群疑网。”不过只要我们一不小心,疏于防范,就像《遗教》说,心如盗贼、恶马、狂象,只要稍一纵容,心中的盗贼、匪徒就会起来造反...从信仰上寻求答案,因而学;有的则是因疾病而感受人生无常、体会人生是苦,因此契入佛法。所以,色身有病并非绝对不好,病也是入道的因缘,有病才知道要发道心,有病才知道凡事要及时成办;疾病固然给人的身体带来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462515.html
  • 佛教法律哲学的精要

    灭,为要护持教法起见,必须先要统制教团,保持信用,团结教团,来续佛慧命才行的。在「遗教」里面,也很明显地指示道:「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波罗提木叉……当知,此(戒律...可是,佛教本身,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起见,必然地要组织一个「教团」,来发挥着弘法利生的作用。既有教团,则须要有一个法律秩序,所以「律藏」乃变了三藏(、律、论)中之一藏。律是佛教的教会法,是佛教教团(...

    李世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962915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华智仁波切《自我教言》略解

    命根。《遗教》中世尊趋入涅槃时,阿难垂泪请问“世尊涅槃后以谁为师”,世尊嘱以“以戒为师”,可见我们佛门弟子当视戒如,因此自己的传戒上师对自己恩德浩大...,能够闻法修行也就非常满足了,龙树菩萨也说过:“所有财富中,知足少欲是最安乐的。”在《遗教》中有一段内容专门讲知足少欲的功德和希求财富的过患。所以修行人不要成为变相的生意人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563203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

    已有之烦恼心,以证无上菩提心。人生无限烦恼,要解除诸烦恼,必得先治心。心为身主,能治心才能修身。因此,佛教要求修行者必先发心,然后摄心,折服已有之烦恼心,以证无上菩提心。《遗教》说:“...因此佛教要求众生灭除贪念,于世事生厌离之心,使自心得到解脱而证无上正道。   关于佛教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,在佛经中记载有很多。其中《杂阿含》卷一中有一段论述:“如是我闻,一时,在舍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1564420.html
  •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

    义章》卷1,T44-468上。  7.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(亦名《遗教》)卷1,T12-1110下。  8.《四分律》卷35,T22-813中。  9.《四分律》卷35,T22-813中。  ...成就解脱圣果。声闻的五分法身,为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持戒,是迈向解脱的第一步,如果没有戒,就无法进一步得定发慧,所以这是基础而关键的一步。  《遗教》说:  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珍敬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5366883.html
  • 永明延寿“禅净双修”之探讨

    象无钩。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::制之一处、无事不辨”一语是出自《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》(又称《遗教》)、(《大正》十二、一一一一上))   [xiv] 柴田 泰(前揭稿、一九六八年)   [xv] ...以指方立相说,弥陀报身报土说,楷定古今。强调此是为救度苦恼凡夫的经典,宣扬十念念能往生西方净土。其所唱导,称名念佛,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成为后来修行净土法门的主要方法和思想。念佛法门经昙鸾、道绰、善导...

    洪樱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5767355.html
  • 湘山宗慧禅师及其《牧牛歌》

    ],以及又鸠摩罗什译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(亦称《遗教》)[31]等,都有以牧牛譬喻修行的经文,甚至有一部名就叫《说放牛》[32]。因此可以说,以牧牛譬喻修行本来就是佛陀教化众生的一...说:“宗慧的主要著述有两种:其一由弟子圆镜、圆鉴编辑而成,名为《遗教》或《遗教》,此书共十二部,每部十二卷,计有144卷,总数达数十万言之多,主要内容是收录宗慧在覆釜山演经台所演说开示的歌偈。其二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2268957.html
  • 最初的根本佛法

    ,便是圣者。因此,《中论疏》说:“四谛是迷悟之本,迷之则六道纷然,悟之则有三乘贤圣。”   《遗教》说:“月可令热,日可令冷,说四谛,不可令异。”可见四圣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,我们不可不去...称为“因缘所生法”。   贰?如何认识缘起   《杂阿含》中说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这是说明因缘所生法中,因与果的关系,是缘起最好的定义;也说明了此与彼(因与果)之间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569191.html